这两年,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整体低迷,但古代书画板块却是另外的风景。
以中国嘉德、北京保利、北京匡时三家拍卖行为例,2015年至2016年,成交价超过千万元的古书画拍品总共96件,曾经上拍过的有32件。数据显示,32件拍品中,有20件价格翻了数倍。具代表性的一件拍品就是元代任仁发《五王醉归图》。
元代任仁发《五王醉归图》手卷局部,北京保利2016年秋拍
元代任仁发《五王醉归图》手卷局部,北京保利2016年秋拍
这件拍品在2009年香港佳士得拍卖时,成交价为4658万港元,2016年再次在北京保利上拍,成交价3.036亿元,7年时间翻了7倍多。
《五王醉归图》是众多古书画天价拍品之一,市场资金的青睐让古书画成为持续的市场焦点:
宋代曾巩《局事帖》,成交价2.07亿元;
清代蒋廷锡《百种牡丹谱》成交价1.73亿元;
元代吴镇《山窗听雨图》成交价1.725亿元;
明代仇英《唐人诗意图册》成交价9430万元;
明代宋克临《急就章》并诸家题跋成交价9200万元;
北宋曾巩《局事帖》镜心,中国嘉德2016春拍
今天古书画市场格局的形成有着渐进的过程。虽然从拍卖进入中国艺术品市场开始,书画所占份额就是大的,但其中率先抢位的却是近现代书画。
据朱绍良先生回忆,20多年前,在中国内地只有四五家拍卖公司时,拍卖行非常重视的是傅抱石、齐白石等近现代书画名家。1996年,傅抱石的《丽人行》以1078万元价格成交,一举打破了当时近现代书画拍卖的高纪录。于是,很多人开始看好并投身近现代书画市场。
元代吴镇《山窗听雨图》手卷局部,北京匡时2016秋拍
元代吴镇《山窗听雨图》手卷局部,北京匡时2016秋拍
古书画虽也不乏关注,但上拍数量较近现代书画要少得多,价格也不高,成交价过百万元的拍品寥寥无几。在今天,一件《石渠宝笈》著录的作品现身,几家拍卖公司恨不得投标征集,但在那时候,一场常出现多件《石渠宝笈》著录的书画。市场热度不可同日而语。
2002年,中国嘉德春拍上拍宋徽宗的《写生珍禽图》,成交价2530万元。这一价格创下了当时中国书画在全球拍卖市场上的高纪录,但是,如此高价并没有改变市场格局。朱绍良分析认为,那时候是“行家市场”,而不是“藏家市场”。活跃的“行家”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近现代书画上。
明代仇英《唐人诗意图册》册页(十六开),北京保利2016秋拍
那么,“行家”为什么不选择古书画呢?
朱绍良认为:“先,古书画盈利速度太慢。行家盈利需要快进快出。买近现代书画,今天在上海买,明天拿到北京来卖,就可以赚钱。如果买一件古书画,需要五年至十年才能卖出去。
“二,古书画不可操控。近现代书画存世量大,比较容易做专场,齐白石、张大千、傅抱石、李可染等等,都可以做个人专场,但古书画存世量较小,不要说个人专场,就是做一个‘乾隆收藏专场’都难以成行。
“三,古书画门槛高。近现代书画市场比较容易做,有出版物可以参照,而古书画对文化素质和审美要求比较高,行家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深入研究古书画。”
明代宋克临《急就章》并诸家题跋册页(十三开),中国嘉德2016春拍
“行家”市场的结果之一,是吸引了更多的跟风者。在艺术品市场繁荣中,一批新人进入拍场。他们大多没有文化基础,也不清楚古书画的价值,就跟着“行家”们玩儿起了近现代书画,近现代书画市场由此更加活跃。
然而,古书画市场还是迎来了向上的拐点。
朱绍良认为,这一市场的变化发生在2009年北京保利的尤伦斯专场。
其时,吴彬作品《十八应真图卷》以1.69亿元成交,打破了当时由徐扬《平定西域献俘礼图》以 1.34亿元创造的中国书画拍卖世界成交纪录,创下国内艺术品单件成交纪录。同时,曾巩的《局事帖》也成交过亿元。接连创造拍卖纪录,让古书画的价值呈现在全社会面前。
这几年,藏家对古书画市场价值的认识越来越清楚,尤其在宋元文化热潮中,宋元书画热度日增。上海龙美术馆主打古书画,其举办的宋元书画大展吸引到很多近现代或当代藏家、金融机构的关注,这些力量也选择走进了古书画市场。
2016年,保利秋拍古代书画夜场的拍卖现场人声鼎沸,高达1000多人,这是前所未有的盛况。《五王醉归图》等宋元书画珍品带来的轰动效应仍将持续下去。
宋人《摹郭忠恕四猎骑图》手卷,北京匡时2015春拍
朱绍良说:“在艺术品市场这20多年的跌宕起伏中,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,其他艺术门类都有轮动效应,都会有波浪式的升跌现象,古代书画是小步慢走,稳健。”